Monthly Archives: October 2022

工廠管理-進料品質管控(IQC)前篇:品質提升的重要性

IQC是什麼?投產前把關為什麼要靠它? IQC指的是進料品質管控(Incoming Quality Control)。一般管理重點會放在進料的「品質檢驗」,而進料的「品質管控」則相對較弱。IQC的工作方向是從被動檢驗轉變到主動管控,即提前控管品質, 試著在最前端找出原材料的品質問題、減少追加成本,以達到有效管控,並協助供應商提高內部品質控管水平。 在製造業中,產品試產階段的進料品質問題通常佔50%以上;量產之後的進料品質問題則佔60%以上;儲運問題佔1%~5%;設計以及製程問題佔比30%~40%,所以進料品質問題對產品的品質影響占極重地位。 IQC會針對產品的原材料或者配件,在投入生產前通過抽樣方式進行外觀、功能、尺寸、包裝等檢驗。按照抽樣標準針對檢驗的結果、投產的需求和客戶的要求,判斷原材料能否允收?要不要加驗、重工及退換處理?將進料問題控制在投產前。進料檢驗的品質把關,不僅可提升產線投產的良率,還可降低因進料問題導致成品不良,及進入終端客戶市場產生客訴等直接或間接成本。 IQC的標準檢驗流程與抽樣計畫 IQC的檢驗標準流程如下: 檢驗比例標準: 目前抽樣標準按照客戶制定抽檢要求,或者工廠常使用MIL-STD-1916(零收一退)、AQL(允收標準)進行抽檢。 一、使用1916的抽樣計劃規定 MIL-STD-1916抽樣表由美國軍方於1996年正式公佈發行,使用MIL-STD-1916抽樣表在抽樣前須決定產品與調查現況,定義品質特性是計數值、計量值、連續抽樣計劃等抽樣計劃種類,以及制訂出批量N、驗證水準(VL)等。最重要的是其皆為「零收一退」之允收標準,並且不再使用AQL允收標準。 二、使用AQL抽樣表的抽樣計劃規定 AQL [...]

媲美F1賽事的團隊戰略!百佳泰以「探索性測試」助你快、狠、準地找出智慧電視潛在的問題!

現今智慧電視功能繁多、開發複雜,若只仰賴瀑布式(Waterfall)的品質確認流程,容易因前面環節的推遲影響測試時程和內容,導致未能發現產品重大缺陷或來不及修復,進而衍生出產品延後上市、客訴層出不窮的窘境。 為了協助客戶解決市場風險,百佳泰運用敏捷式(Agile)迭代(Iteration)概念,搭配探索性測試(Exploratory Testing)戰略,讓電視產品無論是在開發前、中、後期甚至是上市後,皆能對產品進行客製化弱點分析及策略規劃,百佳泰更會在測試執行期間與產品開發團隊緊密合作、即時提出建議,讓後續的產品開發與檢測時程上有更多的調整與應變空間。 圖:瀑布式(Waterfall)與敏捷式(Agile)測試架構的流程比較 至於什麼是探索性測試? 以及如何建構出高效的測試戰略,讓產品檢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將在本篇文章中為您一一說分明。 從「探索」中找出問題落點,從「測試」中分析關鍵問題 如果你曾經看過Netflix上的超人氣賽車影集「Formula 1:飆速求生」,相信你絕對會對F1頂尖車隊的團隊策略和專業分工感到印象深刻。舉凡像是機械工程師的性能調校、策略組的沙盤推演、車手的意見回饋及電光石火的進站換胎等等,哪怕是比賽途中突然間遭逢「雨戰」,無時無刻都在考驗著車隊上下的團隊合作和應變能力。 而探索性測試的概念就好比一支訓練有素的F1專業團隊,比賽前,運籌帷幄的策略小組會調查現況、制定最佳策略;比賽中,身經百戰的車手則依場上實際狀況執行戰術和臨機應變,最終一同在賽後分析結果,做為下一場賽事的學習與參考,整個賽季周而復始。其中,策略的制定與執行並不是呆板的一個步驟一個動作,而是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因此,高效的探索性測試著重於分析者與測試者的實務經驗,唯有制定對的方向並搭配豐富的測試經驗,才能有效率地探索並找出關鍵問題!搞懂了探索性測試的基本概念後,接下來帶你進一步比較探索性測試所帶來的效益及應用時機。 基本檢測還不夠? 加上探索性測試深入挖掘產品潛在問題 假設在相同的「情境結構」與「測試時間」基準的前提下,我們從下方的測試節點模擬比較中可以看出:相較於過往的基本測試,探索性測試是依據產品現階段所發現到的問題並憑藉測試者的經驗,針對「高風險方向」的重點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再從中挖掘潛藏在產品中的嚴重問題。 圖:探索性測試與基本測試之模擬比較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