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技術文庫

無線投影、藍牙連接:投影機的居家影音新趨勢
無線投影、藍牙連接:投影機的居家影音新趨勢

  隨著投影功能及連線技術的推陳出新,投影機在教育、商務以及家庭等使用情境上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使用者對於投影機在使用功能上和便利性上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其中「無線投影」功能除了可省去連接線材的不便,再加上手機、平板及筆電等行動裝置的普及化,也因此現在無論是設置於固定位置的一般投影機,還是方便攜帶的微型投影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投影機可支援無線投影的技術。根據Amazon的銷售排行調查,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投影機產品都將「微型、迷你、便攜」作為主打的產品特色,以下是百佳泰所整理而出的銷售排行前50名的投影機 (販售價格在100美金以上),參考表格如下:   看完上表,我們可以發現到其中有支援無線投影技術的比例高達80%,可支援藍牙的比例也佔了66%。由此可見,無線投影儼然已成為投影機接下來不可或缺的功能特色,而為了在無線的便利上兼顧觀影體驗上的音效品質,因此支援藍牙功能的比例也隨之增高。   接下來的內容,我們將帶您快速了解投影機的無線投影技術,以及藍牙功能技術。   投影機的無線投影技術 隨著支援無線投影技術的投影機比例越來越高,其中所支援的無線投影技術也各有千秋,且看我們為您整理出,目前市面上的投影機較常見的無線投影技術: 無線投影技術1:Wi-Fi Direct Wi-Fi Direct是由Wi-Fi聯盟所推出,也被稱為Wi-Fi [...]

伺服器穩定度要求 – 振動與機械衝擊

你是否也曾好奇,我們每天上網瀏覽與存取的海量資料,是存放在哪裡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儲存的呢? 每天有數十億的網路使用者,不斷的產生資料並存放在雲端中,這些資料是由提供儲存服務的公司或平台,儲存在擁有上百萬個硬碟的資料中心裡。而用於存儲和處理數據的計算機硬體設備-伺服器,通常會被安裝在機架上,並且需要長時間運行,而裡面的硬碟和個人電腦上的硬碟相似,只是體積更大、數量更多。實際上,在Server資料運算中心裡,多個硬碟是上下疊放並排列在伺服器機架(Chassis,又稱機箱、機殼)內,而多個機架通常會放置在一個機櫃(Cabinet)中,資料中心內則有很多個機櫃堆疊而成,這些設備組合起來的場所,就是每天讓網路用戶從遠端存取硬碟內資料的重要地方。   然而,要保持這些設備的運動,除了日常維護之外,還要特別小心「振動」帶來的影響!硬碟對振動非常敏感,一個小幅度的振動可能就會大大損壞硬碟。整個硬碟的儲存單元有三個主要的潛在振動源因子,有可能導致硬碟效能損失: 冷卻用風扇的聲音負載 儲存單元上的風扇振動的負載(透過機架傳遞所產生的振動與共振) 硬碟本身的振動負載   任何對於振動問題的研究,都是關於如何定義激振 (excitation) 、系統 (system) 以及響應 (response),並研究三者之間的關係。激振就是產生作用力以及能量的來源,響應是我們關心的設備位置在受到激振作用後的振動反應,系統則是從激振到響應之間力學波經過的物體範圍所在。   舉例來說,伺服器內的硬碟在承受特定頻率下過大的Rotational Vibration時,效能會大幅下降。在這樣的問題中,風扇是激振源,硬碟與機殼連接處的振動反應是響應,至於機殼及相關連接件就是系統。舉例來說,設計伺服器機殼機構的人,會想要知道他的設計安裝上散熱風扇後,硬碟安裝處的rotational vibration響應特性是如何,是不是在某些頻率下,振幅會有過大的情形。   因此,為確保伺服器可以在各種極端環境下正常運行,需要進行一系列相關的可靠度測試或耐久性測試,其中包含了Vibration [...]

Mini-LED特性大揭密:一窺量化數據後的光暈解析

Mini-LED是什麼? 從早期的CRT到現在主流的LCD和OLED技術時代,顯示器的技術一直不斷地往前邁進,雖然都是顯示電腦內容,但彼此間卻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技術能量。 目前的市場主流LCD是液晶顯示螢幕,全名為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採用TFF技術,技術原理是透過電晶體通過電流後產生電場變化改變了光線通過的角度,再通過LCD中玻璃基板上的彩色濾光片,進而產生不同顏色的變化。 TFT-LCD屬於非自發光的顯示器,因此必須要用一組發光源來提供背光。至於提供LCD的光源部分,目前的主流方式則是由LED技術提供。LED技術又分白光LED或是RGB LED。基於LED技術基礎下發展的顯示器技術則是Mini-LED和Micro-LED,兩者間的差異主要在於「LED晶體的大小」,而本篇的主角Mini-LED,就是屬於LED背光基礎下的進化版本。 作為LCD新生代的背光模組,Mini-LED稱為次毫米發光二極體,就技術層面而言,是指LED晶體的尺寸大小約為100㎛(微米) 的 LED晶體。而至於Micro-LED的全名為微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大小約為10㎛左右,只不過目前Micro-LED仍屬於發展中的新技術,礙於篇幅有限,本次將不特別進行介紹與討論。   Local Dimming on Mini-LED 由於Mini-LED的良率相對Micro-LED要來得高,量產也比Micro-LED相對容易,因此現階段的Mini-LED是LED背光LCD技術發展的一個優秀的選擇方案,因為Mini-LED的晶體體積較小,比起傳統的LED,更能在相同大小的顯示器空間範圍內放入更多的晶體。換個角度來說,正因為相同空間能塞入更多的發光元件,才得以讓顯示器內容顯示得更加細緻。 [...]

帶您快速認識智慧家庭的溝通橋樑 – Thread 網路技術 (上篇)

為智慧家庭而生:Thread的基本介紹 Thread為一種專為低功耗設備(如感測器)以及低延遲而設計的網狀網路(Mesh)通訊協議,這種技術不依賴家中的互聯網網路或Wi-Fi,而是通過建立專用網路來連接家裡的設備,專門為分佈在家中的智慧家庭設備提供簡單、安全可靠和低成本的方法來連接各種不同的智慧家庭設備,這些設備可能會在數月或更長時間內保持不變和不使用,只有在需要時才會喚醒,並發送簡單的資訊,然後返回睡眠狀態並盡可能長時間保存電池的電量而不要耗盡而設計的,例如:感測器、門鎖、窗簾、燈泡、恆溫器、警報器等。   Thread 網路保有擴充性,且能夠支援高達 250 台以上的設備 在智慧家庭的Thread設備主要有路由器或終端設備功能,路由器通常是外部插入電源的設備,如:燈泡或智慧插頭用來提供與終端設備之間溝通的角色,而終端設備通常是由電池供電的設備,可長時間休眠增加電池壽命,如:感測器或是門鎖,且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如果網路中有任何路由器因故離線,則另一個路由器可以馬上替補並接管其工作,這樣網路就不會出現故障。 在Thread網路裡的設備是經由點對點直接相互連接通信,不需要另外經由主控設備來連接,且能夠尋找連線的最佳路徑,這種設計方式能夠直接降低連線功耗,並且減少延遲與碰撞。下圖即為簡易顯示各種智慧家庭設備在Thread網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互動方式。   Thread 邊界路由器 (Thread Border Rou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