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技術文庫

伺服器SSD工作負載:一文看懂企業級SSD效能評估與驗證解析

AI應用浪潮襲來,伺服器運算及儲存效能的需求高漲 隨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ML)的爆炸性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無疑對AI伺服器的儲存容量和儲存性能迎來空前的需求高漲。數據中心與企業級伺服器叢集必須持續追求更高的運算效能,同時更低延遲的高速傳輸,才足以因應海量資料運算存取的龐大商機。 不論是數據中心還是企業級伺服器叢集,都是由一台一台的伺服器所組成,並可概分為運算、儲存與網路等三大主要部分。由於伺服器本身目前的技術架構限制,導致運算速度(CPU, RAM)仍普遍遠快於儲存速度,因此各種研究及應用皆不斷地投入在儲存裝置上,以期能夠提升企業用伺服器的整體效能。其中「固態硬碟」(SSD)由於其本質上具備電子訊號讀寫、多通道存取特性,以及無傳統硬碟(HDD)的機械讀取限制等特性,這也使得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不僅比傳統的HDD快上許多,在耗電性上的表現也要來得更加出色。此外,受惠於NAND Flash製程技術近年來的不斷提升,再加上各項控制器、韌體技術改進可靠性及使用壽命後,資料中心的固態硬碟的使用量也不斷地隨之成長。   SSD效能驗證眉角多,委託專業顧問團隊的效益更高 在進行SSD效能的驗證時,除了考慮資料吞吐量(Throughput)外,讀寫效能(IOPS, I/O Per Second)也務必是需要評估的一大關鍵。雖然坊間有不少評測軟體可以量測SSD產品的讀寫效能,但是不同軟體有各自的專長領域,要如何正確地使用評測軟體來評量SSD效能,並且能快速地針對問題進行改善及排除,此時就必須仰賴具備豐富驗證經驗的顧問團隊,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援。 [...]

一文搞懂振動對產品元件造成的損害

電子產品上的連接器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們在整個裝置中負責著連接電路並傳輸訊號的關鍵功能,可謂是裝置內部結構不可或缺之一。這些連接器的性能和品質直接影響著整體系統的運作效能,因此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對於這些元件的選擇相當重要。 在眾多連接器的元件中,接觸件更是其中的核心零件,其作用類似於系統的橋樑,負責確保電流的順暢傳輸和信號的穩定傳遞。這些接觸件的設計和製造必須考慮到各種環境因素,例如:溫度變化、濕度、振動等,以確保其在各種條件下都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   當電子產品受到振動時,接觸件可能會面臨以下影響和潛在風險: 電氣連接不良 振動可能導致接觸件與插座之間的電氣連接不良,這會引發斷開連接、訊號遺失或電子產品性能下降,因此對於要求高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應用非常重要,像是:軍事、醫療和航空領域。 磨損和疲勞 頻繁的振動可能導致接觸件的磨損和疲勞,特別是在連接和斷開插頭時,這可能導致連接器壽命縮短,最終導致設備故障。 機械應力 接觸件連接通常與電路板上的其他組件緊密相連,當電子產品遭受衝擊或振動時,接觸件可能承受機械應力,可能導致它們斷裂或變形。 導電性問題 振動可能導致接觸件上的氧化或污染,進而降低連接的導電性能,導致電阻升高,從而降低訊號品質。   當上述潛在風險發生時,可能導致電子產品發生故障或損毀,使得使用者不得不進行報修的程序。在這個報修的過程中,使用者除了可能面臨金錢上的損失外,還可能因為生活中的不便,以及對該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產生負面的體驗。 這樣的不良體驗不僅對使用者個人造成了許多困擾,也直接地影響產品商的聲譽。使用者除了對於品牌的不信任感增加外,也會影響消費者未來對同一品牌產品的購買意願。同時,品牌在市場上的形象也可能因此受到損害,因為消費者對品質不佳或故障頻繁的產品往往會保持謹慎的態度。 [...]

阻抗不連續對於USB產品帶來的影響
阻抗不連續對於USB產品帶來的影響

USB4產品具有較高的資料數據傳輸速度,因此在PCB的layout及connector的選用上務必格外小心。那該從何確認產品的品質好壞,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用網路分析儀(Network Analyzer),針對USB4產品的高速信號線進行阻抗量測以及回波損耗的量測。 潛在風險 部分廠商設計自家產品時,layout的設計並未照著規範走,或者因預算考量,選用未經認證的連接器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產品功能異常,如:資料傳輸數據降低、螢幕顯示異常等。而通常這類產品在阻抗連續或回波損耗特性方面都表現得較差。 實際案例 下圖左紅圈處,可以看到阻抗在連接器的部分非常不連續,而這種現象常常也會在右側紅圈處的回波損耗產生Fail 解決方案 透過百佳泰專業且資深的顧問團隊,使用網路向量分析儀E5071C,並以特定的測試波形執行在USB4產品上,便能將產品的阻抗及回波損耗一探究竟,協助確保產品有最佳的品質。 Faster, Easier, Better! Faster: 百佳泰顧問團隊具有專業、高頻段精密網路向量分析儀,能夠提供快速且精準的阻抗跟回波損耗數據與圖表,並且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Easier: 百佳泰同時提供針對信號反射損失原因與解決方案的多重面向分析與量測支援;多面向分析能夠協助製造商更全面地了解信號反射損失的來源,使其更容易掌握製程變化因素,進而優化產品設計,提高信號品質和性能。 [...]

誇大不實的藍芽耳機續航力
誇大不實的藍牙耳機續航力

近年來,藍牙耳機的廣告中經常號稱具有驚人的長續航力!這樣的宣傳往往促使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掏錢下單,但這股追求「長續航力」的潮流中,卻也常伴隨著廣告不實的風險和潛在的客訴問題。 號稱5~6小時續航力的藍牙耳機,實際卻使用不到3小時就沒電了!您是否也曾遇過這種狀況?不佳的使用者體驗,將會大大影響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那究竟為何產品宣告與實際使用有如此差距呢?百佳泰電競產品應用生態圈顧問團隊深究原因,依據藍牙耳機的產品設計特性及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情境,分析歸納出以下狀況的主要成因: 耳機播放音量設定 百佳泰顧問團隊在豐富的檢測驗證實測中發現,多數耳機產品廣告中的續航力數據,是以較低播放音量下所得出,然而真實的消費者使用情境下,一般環境的播放音量大都落在40~60%,若是在吵雜的環境,甚至可能提升到80~100%音量,這樣的使用調整都會更快速降低電量續航力。因此當您在嘈雜的環境中使用藍牙耳機,實際的使用時間就會不如廣告所宣稱的久。 特殊功能啟用 許多藍牙耳機都具有額外功能如:主動降噪、觸摸控制、聲控等。雖然提升舒適度及便利性,但也增加了電量的消耗,縮短電量續航力。所以當您頻繁地操作特殊功能時,實際的使用時間就會比廣告宣稱的時數還短。 為了協助廠商能精確地掌握自家的藍牙耳機產品,在不同的使用者情境下的真實續航力,百佳泰影音產品應用生態圈顧問團隊,提供了「耳機耗電量」驗證顧問服務: Headset Power Consumption with Robot 藉由AI自動化測試,使用UR Robot機械手臂,定時按壓耳機,檢視耳機播放音量與提示音變化等相關測試,精準量測電池存量的變化。 避免測試人員因長時間配戴耳機執行測試,而產生疲乏感、降低精準度,或者造成聽力受損。 [...]

你真的認識加速度感測器嗎?
感測器有靈犀,加速傳感不能少一感!

數位產品不斷推進演化,如今有許多產品主要靠內部安裝的感測器來運作,而感測器所涵蓋的應用範圍從手機、平板、智慧手錶到VR眼鏡、無人機、車用輔助系統、工業4.0 應用的智慧型機器設備……等,散佈在不同的應用領域中,讓產品越來越智慧。 你真的認識加速度感測器嗎? 所謂加速感測器主要是用來抓取物體運動的相關數值資訊,或是測量物體姿態的一種電子元件,也稱為慣性感測器,由下列兩種元件所組成: 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 陀螺儀(Gyroscope) 加速度傳感器通常是測量加速度的元件,除了運動加速度外,也包括地球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當感測器自由落體時,運動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剛好抵銷,輸出變成 0,通常會以 g 或是 m/s^2 來做單位表示。 常見的加速度傳感器應用例如:智慧型裝置、跑步時用的計步器APP或運動手錶、電玩的遙控手把;而在車用方面會利用加速度傳感器以檢測、判斷汽車在行駛中速度是否穩定與偏離移位,另外包含安全空氣囊系統、慣性導航、緊急呼叫系統、碰撞識別與記錄系統和行車紀錄器,或是腳踏車的智慧型煞車燈等,都是大眾熟悉的使用場景。 為什麼需要加速度傳感器測試? 加速度傳感器的常見問題,會造成相關產品使用上的困擾,若未能及早預防,就有可能造成使用體驗不佳,對品牌形象大打折扣,以下是百佳泰團隊整理出的五大風險: [...]

電腦無線效能低落如何改善?專家實測案例傳授,手把手教你Debug!
電腦無線效能低落如何改善?系統內部雜訊抑制實測案例與解析傳授!(進階篇)

無線效能對個人電腦(PC)的重要性在當今數位化世界中日益突顯。隨著人們對網路連接的需求不斷增加,無線效能已成為現代生活和工作的關鍵元素之一;無線效能對PC的重要性在於它直接影響著用戶體驗、生產力和工作效率。一台PC具有優異的無線效能,將使用戶能夠充分利用現代數位化世界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和應用;而當產品設計出來後,無線效能低落時,就需要專業的顧問團隊給予建議跟協助。 電腦無線效能低落,內部雜訊抑制與改善實例分享 承上篇『電腦無線效能低落如何改善?專家實測案例傳授,手把手教你Debug!』,我們經過天線調整的驗證,吞吐量(Throughput)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但在2.4GHz Channel 1, 11的RX (downlink) 數值仍是不甚理想,TX (uplink)的數值則非常好,通常此現象是因產品內部雜訊造成,因此本篇百佳泰專業顧問團隊將進一步地針對DUT內部雜訊的分析與抑制實作提供經驗分享。 雜訊生成主要來自於電源、高速運算與通訊等主動元件與電路(下圖),雜訊透過輻射以及實體電路傳導,進而影響到天線收發或者無線通訊模組,造成Wi-Fi、BT等無線性能變差,所以雜訊越小越好。 通常處理雜訊有兩大方向:PCB電路與機構設計 PCB電路設計:雜訊電路新增濾波器與電容等零件、更改電路走線與大量鋪地 (Ground),降低雜訊能量,減少影響其系統或天線的機會。 機構設計:封堵雜訊源與天線附近的結構縫隙,阻止雜訊洩漏影響天線收發。 百佳泰顧問團隊透過隔離室 [...]

百佳泰智能家居諮詢與驗證服務
為什麼在Matter架構下使用不同的智慧家庭生態圈控制同一設備會有這些問題?

在智慧家居領域中,Matter技術引入帶來一系列的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簡單、更便利的智慧家庭體驗。然而,在智慧家庭平台的選擇上,會因為選購的設備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體驗。隨著四大智慧家庭平台的崛起(Homekit、Google Home、Alexa、SmartThings),如何讓一個智慧家庭設備在各大平台間遊走,讓使用者能按照自己習慣使用的平台界面去做選擇,成為各家廠商都很注重的問題。而隨著Matter的應用,打破了各平台間的隔閡,讓使用者可以恣意的選擇自己喜愛的智慧家庭平台,但一些相容性問題也隨之產生,這也成了Matter應用的最大挑戰。 本篇使用市面上買得到且支援Matter的WiZ智慧燈泡為例,在四大智慧家庭平台(Homekit、Google Home、Alexa、SmartThings)上,透過一般使用者日常的使用方式進行實驗,藉此找出透過Matter同時連接不同智慧家庭平台的智慧燈炮,容易發生哪些問題? 嚴重問題一. 若從SmartThings智慧平台移除該燈泡,再重新透過掃描Matter QR Code或是利用輸入Matter序號的方式重新連三星SmartThings,會發生無法連接的問題。 有時因為佈置智慧家庭設備時,可能一次性夠買許多相同的智慧設備,例如:本次實驗的燈泡第一次與智慧平台正常建立連結之後,發現一次性連結太多相同的智慧燈泡,但在連結的當下沒有好好的命名或是選擇正確的所在區域,導致難以辨認出是哪一個燈泡。此時若想透過移除這些燈泡,再重新建立一次與智慧家庭的連結,就會導致這個問題的產生,無法再次的透過智慧平台連結該燈泡。 但此問題不是100%會發生的,筆者發現在每個智慧家庭平台透過移除連結再重新建立連結的時候都會發生相同的問題,如SmartThings有80%的發生機率;Homekit有40%的發生機率;Alexa為60%的發生機率,Google home則是40%的發生機率。這問題也可能在更多的場景下發生,像是:消費者在更換或升級設備時,因為他們需要重新配置整個智慧平台系統,所以這個問題的存在凸顯了Matter協議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以確保設備在不同場景下的連結過程更加順暢。 嚴重問題二. 遇到在使用Amazon Alexa生態圈觸發連結多重生態圈時,Samsung SmartThings無法被正常連結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