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on Labs / Ryan Huang, Cache Her

國際寬頻論壇(Broadband Forum, 後稱BBF)在2019年2月27日的MWC上發表了針對室內Wi-Fi性能的測試標準TR-398 Test Program。隨著Wi-Fi 6的興起以及完善原本的測試內容,BBF於2021年3月中發表了TR-398 issue 2的測試計畫,在TR-398 issue 2中,新增了以下測試項目:

  1. 2.4 Dual-band Throughput Test
  2. 2.5 Bidirectional Throughput Test
  3. 3.3 802.11ax Peak Performance Test
  4. 5.3 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Test

另外,既有的6.5.1 Long Term Stability Test的測試內容在TR-398 issue2中也作了大幅度的修改,本篇文章將就TR-398 issue 2所新增及主要更動的內容作解析。

 

6.2.4 Dual-band Throughput Test (必測項目)

Dual-band Throughput Test測試目的是為了確認Wi-Fi AP在2.4GHz和5GHz兩個頻段同時工作的情形下,其吞吐量的表現狀況。測試時會將一台裝置連到Wi-Fi AP的2.4GHz的頻段,之後再將另一台裝置連到Wi-Fi AP的5GHz頻段。接著,在兩台裝置都連線後,再同時進行吞吐量測試。

測試標準:

 

◎6.2.5 Bidirectional Throughput Test (必測項目)

Bidirectional Throughput Test會模擬一般使用者上傳文件時,也同時下載檔案的情況, 目的是希望Wi-Fi AP同時處理上下傳封包時,遺失量能達到最少。在測試時,會先個別量測裝置與AP間最大上下傳的吞吐量;再依照量測出來個別結果的45%設為上下傳的限制頻寬,以確保所有傳輸資源不會被其中一方所佔用。之後再同時進行上下傳的UDP吞吐量測試,並確認上下傳各自的封包遺失率。

測試標準:

對於上下傳各自的封包遺失率必須小於0.01%。

 

◎6.3.3 802.11ax Peak Performance Test (必測項目)

此項目為針對Wi-Fi 6 AP的測項,是用來確認AP在802.11ax模式中、各種不同設置下,AP的極限傳輸效能。本測項有以下幾種測試情境,將依照AP支援情況來進行測試:

  1. 11ax – 2.4GHz, Nss=2, Bandwidth: 40MHz
  2. 11ax – 5GHz, Nss=2, Bandwidth: 160MHz
  3. 11ax – 5GHz, Nss=4, Bandwidth: 160MHz (Optional; 非必測)
  4. 11ax – 5GHz, Nss=8, Bandwidth: 160MHz (Optional; 非必測)

測試標準:

測量的平均吞吐量應滿足下表要求

 

◎6.5.1 Long Term Stability Test (必測項目)

Long Term Stability Test雖為TR-398既有測試項目,但是測試內容已與舊版有大幅度的更動,所以本篇將針對更動後的測試內容來說明。測試內容主要是確認Wi-Fi AP在長時間的運作過程中,在其他裝置頻繁斷線、連線情況下,封包遺失量能達到最少。此項測試為2.4GHz跟5GHz頻段中會各有兩台設備進行連線,而各頻段兩台設備中,其中一台會重複16次連續15分鐘流量頻寬為50MHz的UDP下傳吞吐量測試,另一台則會每5分鐘執行斷線或連線的動作。最後,會確認各頻段在每次的UDP吞吐量測試結果中,個別的封包遺失率。

測試標準:

每次的吞吐量測試中,各頻段的封包遺失率須在0.01%以下

 

◎6.5.3 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Test (Optional; 非必測項目)

Automatic Channel Selection Test旨在確認Wi-Fi頻道設定為Auto的AP在開機時,能自動偵測環境中各頻道使用狀況,並且自動選擇使用率低的頻道。在測試時,會準備另一台干擾AP在指定頻道帶中打流量,藉以模擬指定頻道的高使用量。之後再將待測Wi-Fi AP通電開機,確認其工作頻道是否有跟干擾AP所使用的頻道帶錯開。

測試標準:

待測Wi-Fi AP在通電重啟後,工作頻道與干擾AP所使用的頻道帶錯開。

百佳泰已經是BBF授權的Issue 1 (ac) 及Issue 2 (ax) 認證實驗室。除此之外,百佳泰亦能以TR-398為基準,構建無線測試環境,能針對您的產品類別客製化進行效能驗證,針對不同產品效能提供相對應的測試解決方案,以精進產品品質,進而提高使用者體驗,協助廠商在同類別的激烈產品競爭中,贏得品牌口碑、搶佔市場先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