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harging

多工快充時代的來臨!高功率多孔充電器,你以為的充電救星,消費者居然遇到「這問題」?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現代人的生活與數位產品密不可分,各類型需要充電的行動裝置數量亦快速增加,且使用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使得充電需求水漲船高,插頭的數量變得不夠用,因此多孔充電器 (Multi-port Charger)成為一個非常方便和實用的解決方案。隨著快速充電技術的發展,許多多孔充電器現在都支援快速充電功能,一顆大瓦數的多孔充電器可以快速幫裝置快速充電補血,滿足了絕大多數使用者的充電需求,吸引消費者購買此類產品。 但由於PD power share charger為至今無法在認證實驗室進行取證的產品,故需要藉由產品特性而設計及其驗證功能完善,在各廠商紛紛投入生產此類產品之際,諸多問題也接踵而至。由於各家廠商生產了不同瓦數的電源供應器,且目前各家快充技術的支援性還存在一些微小的差異,這使得在開發時必須綜合考慮各種裝置之間的互通性和安全性,同時消費者在市面上可選擇的產品不勝枚舉,因此對於品牌跟通路商來說,怎麼樣去評估ODM設計的產品變得至關重要。 多孔充電器(Multi-port Charger)使用者開箱體驗常見問題 百佳泰調查並統計了消費者在網路上對於此類產品評論,並透過我們大量的開箱體驗測試經驗,評測後將消費者重點在意的問題列舉如下: 1.充電器本體容易從壁插座上掉落或彈出 插頭設計分成可收折式插頭與外接電源線的設計,到底哪個好? 可收折式插頭具有方便攜帶的優點,但由於它需要接在插座上,可能會佔用其他插座的位置,並且不方便在桌面上使用。此外,由於插頭和本體的重量,如果插座本身的銅片夾力不夠(品質不好或過於老舊),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插頭鬆脫的情況。 外接電源線可為充電器本體提供更長的長度,使用戶能夠更靈活地連接充電器和設備,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和距離要求(如桌面,或是夾層);若電源線受損或需要更換時,用戶可以方便地替換電源線而不必更換整個充電器,但由於需要額外接一條電源線,所以在重量跟體積方面,攜帶上比較不方便。 2.電源LED指示燈夜晚太亮刺眼 [...]

【特別企劃】MCPC攜手百佳泰共同推廣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証

百佳泰(日本)在2016年8月4日正式獲得MCPC(Mobile Computing Promotion Consortium)認可,是全球第一家能夠提供MCPC手機安全認證服務的測試實驗室。(認證相關介紹)事實上在此之前,MCPC與百佳泰已花費兩年時間在策畫此協議。百佳泰從立案準備時期開始,便與MCPC行動裝置充電技術工作小組成員一起制定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規格和認證測試的相關作業。利用這次認證測試初期進行的階段,針對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邀請了充電安全認證規格的重要人物MCPC秘書長兼事務局長 – 畑口先生及MCPC技術委員長 – 小熊先生到百佳泰(日本)與社長中山先生進行交流,商談未來如何推廣手機安全認證。 ───制定『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的原因? 中山:非常感謝貴公司在百忙之中抽空前來。能跟MCPC一起策劃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是我們的榮幸。 畑口:對MCPC而言,能像這次從規劃測試項目開始合作,是最理想的做法。真的很謝謝中山社長讓我們能夠與百佳泰一起合作。 中山:我們才要謝謝你們。可否談談這次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執行規格策畫呢? 畑口:行動裝置充電安全認證會被催生出來,起因是「國民生活中心」(類似台灣的消保會)發表了關於智慧型手機在充電時發生事故的報告。當時電信業者來問我們可否幫忙制定;對MCPC來說,也覺得能為使用者做些什麼是有必要的。 小熊:過去曾經因為連接器的形狀產生變化而發生過手機充電的意外。現今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的充電端子被(USB)Micro-B所取代,比起以前行動電話用的連接器,形狀更小更複雜,而且使用區域也更全球化。所以,使用者在使用連接器的過程中,發生像「半短路」這種新類型事故的可能性很高。 中山:原來如此。USB-IF協會也在近期推出了跟供電有關的標準『Power [...]

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ing)擺脫麻煩充電器實現無限可能

圖:Nokia Lumia 920無線充電示意圖 你是不是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想幫你的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充電時,充電器跟其他電子產品的充電器搞混在一起,電線還糾纏不清。這些長相差不多,不只一般「黑」的充電器,日積月累長了灰塵,久了連那些沒在用的電子裝置的充電器也不確定能否丟棄,或是接頭也不曉得有沒有耗損、接觸不良。這看似不起眼的充電器,過去幾年來外觀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廠商沒有著墨太多於充電器的設計和包裝,淪落至配角的命運。不過近幾年來,除了電子裝置本身的軟硬體進步以外,業者也注意到了這些配件細節,改善笨重的充電器和麻煩的電線,而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也更能有效揚棄過去雜亂麻煩的配置,幫助使用者提升產品使用上的方便與易用度。   其實無線充電技術行之有年,並不是一項最近才開發出來的新技術,事實上,溼答答的浴室裡面所使用的電動牙刷就是無線充電在生活上實踐的一個例子,因為採用無線充電設計,而能防止因遇到水而產生短路或觸電的危險。 現今以無線方式傳遞電源的方法有好幾種,以安全性跟技術成熟度的角度切入的話,其中又以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跟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為兩大主流、未來可能普及化的技術。在這邊簡單地介紹此兩種技術: 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基本原理是在發送和接收端都裝置一個線圈,當發送端線圈連接電源時進而形成「電流會產生磁能、磁能會製造電流」的電磁感應,而接收端線圈感應到這個電磁信號,透過磁場的變化便可產生電力為電池充電。然而磁感應技術的缺點就是有其物理極限,充電距離無法超過5公釐,且隨著距離的增加,電能損耗會變得很大。透過磁感應充電時,電子裝置會有過熱的問題,對於支援大功率產品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磁共振原理不同於磁感應利用互相感應原理來交換電磁能,而是利用充電基座與待充物相同頻率的共振原理來高效傳輸能量。當發送端與接受端都以相同的頻率振動時,接受端就能接收到發送端所產生的電磁場,進而接收到這個傳遞過來的能量。 市調機構IHS iSuppli的統計,2012年已有超過500萬台電子裝置搭載無線充電功能,更預測2015年時將會突破1億台。不過,現今的無線充電技術還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各家廠商都希望自己的技術成為市場主流。面對無線電源生態系統的逐漸成形所產生的龐大商機,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廠商、電腦、汽車廠商無不紛紛註冊無線充電技術的相關專利,並各自組成不同的聯盟團體,準備大打一場無線充電標準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