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4

大步邁入智慧家庭:智慧家庭現有技術及驗證要點分析

近幾年,除了可攜式裝置及穿戴式裝置大行其道之外,另一個逐漸嶄露頭角的新趨勢-智慧家庭,從原本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轉而開始抓住眾人目光。在今年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上,眾多科技大廠共襄盛舉,並在會場展示了如何將數位影音內容導入與整合使用於實際生活中。值得注意的是,硬體品牌大廠開始注重內容服務的完整性,預料在軟硬體整合下,產業生態圈將更加穩健,對於推廣綜合效果將會有加乘效果。 據市調機構IDC指出,智慧家庭市場估計從2013至202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將會達到17.74%,估計到了2020年時可望上看517.7億美元市場規模。此次CES結束之後,預料2014年智慧家庭裝置市場將會有一波顯著的成長,包括電信業與有線電視業者對於規廣智慧家庭應用服務的態度也都預期將轉趨積極。百佳泰身為專業測試實驗室,也與許多相關廠商合作切入智慧家庭市場,因此希望透過此篇文章,能夠簡單地介紹現有的技術狀況、廠商開發產品時所需要注意的重點及未來的市場走向。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被運用在智慧家電上的技術,如:Z-Wave、ZigBee、AllSeen、LightwaveRF和InsteOn…等,各有其優缺點。在這邊文章中我們將鎖定在三個焦點技術上:  Z-Wave  ZigBee  AllSeen 表一:ZigBee、Z-Wave與AllSeen的參數與比較     如表一所示,Z-wave和ZigBee都是基於無線射頻上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屬於硬體架構跟協定上的技術。Z-wave是由Sigma Design所獨立開發出來的技術,但缺乏國際標準為其依靠,應用上也僅止於家庭自動化,不同於ZigBee能同時運用於醫療、安全等多種領域。ZigBee是建置於IEEE 802.15.4上的協定,應用層面較廣。雖然這兩種技術都以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為前提,但Z-wave比較專注智慧家庭的應用;ZigBee則開發出很多協議,目前除了採用於智慧家庭之外,也同時應用在智慧電網跟智慧大樓上。雖然ZigBee和Z-Wave都以類似的無線網路技術串聯,數百種產品也支援此兩種技術使用,然而現階段卻呈現出多頭馬車的市場現象,尚未有任一技術獨大的現象。 圖一:AllSeen聯盟logo [...]

CES 2014系列報導(二): A4WP聯PMA制WPC 無線充電標準聯盟的三強廝殺時代

無線充電標準聯盟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才剛在本屆CES 2014上大動作推出其認證機制品牌「Rezence」,除了克服第一代技術的材料與距離限制外,Rezence使用了優化的磁共振技術,賦予更寬廣的無線充電距離並可一次同時充電多台裝置,大大提升無線充電情境的使用性與空間彈性。然而,A4WP近期突然宣布與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攜手合作並簽定合作備忘錄、力求技術合作朝向雙模充電技術發展,無疑為整個無線充電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欲間接克制目前會員與產品上市數量較領先的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關於三大無線充電標準聯盟的發展,請參考百佳泰趨勢文章「無線充電技術(Wireless Charging)擺脫麻煩充電器實現無限可能」。 之所以稱作三強廝殺時代的原因在於三個聯盟所推出的無線充電技術不僅技術原理不盡相同外,還存在著彼此互不相容的隱憂,對於消費市場而言是個非常大的困擾與限制;對整體產業來說,這不僅對研發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或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多模產品造成阻礙外,也使得無線充電技術標準逐漸走向多頭馬車、各自發展的局面。以目前的發展趨勢去來看,WPC擁有最多的廠商會員數量,在產品導入市場的時程也最順遂;另外,WPC也正積極訂立磁共振的充電標準,朝向磁感應與磁共振的雙模充電方案。因此我們可以發現,WPC如此積極的行動將直接威脅到分別擁護磁共振與磁感應技術的A4WP和PMA,也算是間接成為兩方合作機會的楔子,讓雙方的技術可以加速相容並創造共效來抗衡WPC的獨大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WPC所推出的無線充電標準Qi仍受限於短距離、5瓦功率以下的磁感應充電,使用頻段也與其他應用重疊,容易受到干擾,整體充電效能還不完全穩定(對此,百佳泰曾針對WPC無線充電效能進行評測,完整報告請參考充電技術不設「線」 百佳泰有線、無線充電效能實測與評鑑報告)。反之,A4WP與PMA透過結盟不但轉向高頻段發展外,也順勢結合Bluetooth [...]